第1085章 尸体解剖过程(1 / 3)

夜色渐深,小王的烟头在黑暗中亮了又灭。他知道,红色货车的调查虽然排除了一个嫌疑,但真正的凶手还藏在迷雾里,而那个躺在解剖台上的残肢,还在等着有人叫出他的名字。料场的探照灯依旧旋转,仿佛在搜寻着什么,却只照亮了满地沉默的砂石。

解剖室的无影灯将残肢照得纤毫毕现,张林戴着双层乳胶手套的手指轻触断端皮肤,组织在压力下呈现出轻微的凹陷回弹。“残肢为男性右上肢,自肩胛骨中段离断,”他的声音透过防毒面具传出,带着金属般的冷硬,“皮肤皮革样化程度2级,断端肌肉组织呈暗红色,筋膜下可见出血带,提示为生前离断。”

助理小林将游标卡尺卡在肱骨断面:“骨干直径3.8厘米,皮质厚度0.6厘米,骨髓腔内含脂肪组织,符合35-40岁男性特征。”她的笔尖在解剖记录单上滑动,“离断平面呈斜行,长轴与肢体长轴夹角约45度,创缘不整齐,可见皮肤、肌肉、肌腱的撕裂牵拉痕迹。”

张林拿起手术镊,分离断端的软组织:“注意观察肌纤维走向,”镊子挑起一束呈螺旋状扭曲的肌肉,“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均有收缩性出血,肌间沟内可见少量凝血块,未完全液化,提示离断时间在8-12小时之间。”他用无菌棉签蘸取断面渗出液,“取样本做肌红蛋白检测,确认是否为急性创伤性离断。”

“张老师,您看这里,”小林突然指向肱骨内侧,“骨皮质有多处平行划痕,深度约0.2毫米,像是被锐器反复切割形成的。”她调整无影灯角度,划痕在灯光下呈现出典型的“v”形截面,“但主离断面的骨损伤却是钝器打击特征,这矛盾啊。”

“不矛盾,”张林拿起放大镜,镜片下的骨纹理清晰可辨,“先钝器击打断骨连续性,再用锐器切割软组织完成离断,这种混合性损伤在暴力案件中很常见。”他测量划痕间距,“平均1.7毫米,符合美工刀或薄刃钢锯的刃口特征。”解剖盘里的组织样本瓶依次排开,福尔马林液体泛起细密的泡沫。

当解剖刀切开肱动脉时,血管腔内涌出暗褐色的液体。“血管断端有收缩,内膜下可见白色血栓形成,”张林用探针探查管腔,“血栓长度1.2厘米,机化程度1级,提示离断后存活时间不超过2小时——这与肌红蛋白检测结果吻合。”他突然停顿,镊子夹起一小块灰白色颗粒,“肌间隙内有异物,做红外光谱分析。”

小林立刻将样本放入检测仪,屏幕上很快跳出图谱:“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氧化铁,与砂石厂的石英砂成分匹配度98%。”她抬头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