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八卦都带着酸味儿(2 / 3)

收成……”

“早些年,我们这儿满山遍野都是,最近几年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,留下老的在家更不管了,能捡一点是一点;有些甚至连根都挖了,不想种了……”

和罗母交谈中得知,罗家现在还有织布机。

“我们家十多年前也织布来卖,后来卖不起价了,就只卖点麻线。”罗母道:“现在麻线倒也值钱就是没时间干,田间地头活儿不少……”

闲聊间,罗家大嫂就起身去煮晚饭了。

杜红英……感觉吃了午饭没多久就要吃晚饭了?

罗家人的晚饭一直都这么早的吗?

“天气热,罗老幺说你们晚饭吃得早,今天我们就早点吃,吃了带你们去村里转转。”

罗母告诉杜红英,这个村子有两百来户人家。

“十多年前家家户户都种麻,绩麻线,纺纱织布,都靠这个生活,现在年轻人走了,还干这一行的不足一百家人了。”

“以前年轻人都要学这个,现在的年轻人不做了,说耽搁时间又挣不到钱,不划算。”

杜红英明白,这就是传统手工业凋零的现状。

晚饭后,太阳开始下坡了,罗母和小罗带着杜红英婆媳出了家门转悠,一路上都看到有人在打麻叶,剥麻,也有不少的人和罗母打着招呼。

当然,更多的是那些婆婆大娘大姑娘小媳妇盯着杜红英婆媳俩好奇的看,眼里全是八卦。

“罗大嫂,你家来客了哇?”

“来客了。”罗母也没说是什么客,就笑着随意的回应。

“你们罗老幺有福气哟。”

这话杜红英听明白了:看来,她们是误会了。

那啥……算了,也懒得解释了。

这些人要是愿意听解释就不是村里人了。

正想着,就见郑雅丽兴奋的和自己比划。

杜红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:很好,落日余晖,夕阳晚照图,很美的画面。

郑雅丽比划着要她站在前方,她要给婆婆拍一组照片。

“好好好,拍。”

儿媳妇想要干啥自己都只好迁就她。

不就是当一个背景板儿吗?这题杜红英会,顺从的站了过去,按照儿媳妇的要求摆着各种造型。

哎,这年头,哄儿媳妇也不容易。

田间地头的村里妇人们看出了点什么,纷纷交头接耳。

“哑巴呀?”

“肯定是,不信你看嘛,一直没说话,都是靠比划。”

“可惜了,这么漂亮的姑娘是个哑巴。”

“哎呀,听说小罗在外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