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孟白这种“新人抓住风口机会一波起飞”不同,朱振华在影视这个行当里厮混了有二十年。
从光线到新秀再到嗖狐,属于那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类型。
他是很早之前就买下了包括《最好的我们》在内一共三本的“振华系列”小说,用他自己的话说,振华买“振华”,就很有缘分。
当然了,这是玩笑之语,实际上他看上的就是这种小清新风格的青春校园故事。
“九成观众的青春里不会有堕胎,打架,劈腿和撕比。”朱振华道:“但是他们一定会有考试,刷题,迟到被罚站,和同学传小纸条,在学校停电的时候欢呼。”
孟白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高中生活,其实前面那些多少也还是有的,但基本都是出现在校园传闻和坊间传说里。
有人说“好看的人才有青春”,但即使是像孟白这样从来不用自己买早餐的“天赋型选手”,对青春最深刻的印象也依然是“一根神奇的金属小棒穿过旋转磁场能产生多大的电流”。
普通人哪会有那么多的狗血遭遇,是早六晚十不够累,还是作业不够多,还是数学物理不够难?
但是话又说回来,人总是会对陌生的事物心生向往。正是因为绝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是平淡的,所以他们才会在充满“狗血”的青春片里,去追寻那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“青春”。
换而言之,如果“青春片”剧情和自己的经历全都一样,那直接回忆一下就好了,何必还要专门去看剧呢。
听到孟白的疑问,朱振华笑了下:“没有失礼的意思,孟总应该刚毕业不太久吧。”
孟白也不讳言,点点头道:“两三年。”
“两三年,那确实对于青春的记忆应该还挺清晰的。”朱振华感慨了一句,“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已经离开校园生活七八年甚至是十几年,被社会和工作磨平填满的人来说,已经很难再回忆起那些时光了。”
有的青春片,是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