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0章 胜利还是失败?(2 / 6)

会出面解释。”

他赌美国商务部只是吓唬,别说当初他没有直接参与‘走私物资’,就是战后第一时间没有把他列为‘禁令人物’,也就是说明这是一种恐吓。

乔治摊摊手,遗憾的说道:“陈先生,有些事情不是你说了算,有些事情则是你说了算,所以只要你做出退让,我相信这场风波就会结束。”

陈光良坚定的说道:“乔治先生,我只坚信正义。怡和的污蔑,不过是为了洗刷他们自身作为走私贩的事实。”

眼见陈光良不为所动,乔治也没有再说什么。

实际上作为香港领事馆的负责人,他还是相信陈光良的‘清白’,只不过这次是有接到任务而已。

反正他已经跑了一趟,剩下的就不是他的事情了。

接下来一段时间,陈光良是顶住了压力,但沙特年轻的国王最终没有顶住压力。

春节过后,又是两家媒体同时报道——来自沙特的一名官员表示,陈光良曾以重金收买和伪造文件的方法骗取了“吉达协定”。

这名官员指名道姓地提到两位沙特阿拉伯的部长,说他们接受了船王的巨额佣金,为影响国王而竭尽努力。他还披露陈光良对另一位奠长也许以巨额佣金,但却使用过后会自动褪色的药水签名,以致后来签字消失,当事人无法索取这笔巨款。这名官员承认曾是船王的中间人,被委托周旋在阿拉伯王宫贵族之间,使用了许多欺诈手段,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。

这些指控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,沙特阿拉伯国王一下子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,所有的新闻指向都朝着被“愚弄欺骗”的阿拉伯王宫。

这个发展完全出乎陈光良的意料之外,因为他根本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。但如今,任何辩解反驳都无济于事,他只有保持沉默这一条路可走了。

沙特国王终于抵挡不住来自各方面的责难,在一个早晨,把已经签署的“吉达协定”撕得粉碎,并将它称为“欺骗和狡诈”的事件。

国王的举动点滴不漏地见诸报端,“吉达协定”没有发生任何实际效用便已不复存在,空惹一场轰轰烈烈的争斗。

争夺阿拉伯石油运输权的商战落下了帷幕,陈光良为此丢掉了‘十亿美元’的财富。

但他还要作船王,还要依赖国际海运业而生存,他不能跟整个世界没完没了地对抗下去。

又是一年的春天来临(1954)。

从1954年开始,香港商业旺区的地价开始大涨。

这一日,陈光良约了嘉道理在香港中环的‘香港大酒店’会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