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,叫做山桃,这是一种长在日照之河水边的花的民间俗名。
山桃那时候,笑着道:
“我们明天一起找打水的地方,大家一起洗洗不就好了吗?”
可那时候,房子另一边的少年人们已经沉沉地睡了过去。睡的时候,嘴中还在呢喃自己没说完的话。
“大家都累了。”
雨花小声说。
“我们也早点睡吧,雨花。”
孩子们把自己卷在被子里,在这陌生的城市里,往墙边辗转好久,不知何时一梦到天明。
之后几天,木匠一直带着少年人们各自按他们父母的要求寻觅留处。
城里的活计很多,到处都缺劳动力,外城区最大的两个工程,一是外墙城郭的修建,二是排水系统的翻修,就是吸收劳动力的去处。但日照村人的志不在此,他们更倾向于医生、早期的律师或者商人与酒楼对学徒的招聘。木匠频繁地进出酒楼,打探消息。而顾川也就看到大的酒楼、小的酒馆里,都有人正在招收向外挖掘奇物的队伍,也有举着板子的人正在谋求众人的加盟与支持。
前者是有钱的人雇佣没钱的人。后者是没钱的人追求有钱的人的支持。
马路上的车队来往,时刻可能发生碰撞与拥挤。这叫顾川走起路来也要小心翼翼。
顾川是有明确的去处的。那是川母给自己以前的师傅写了一封信。说服顾川的那个夜晚,川母对顾川说教她医学的老师也是一位奇物的研究者。
不过川母叫顾川自己不要打开这封信。顾川也就对信里的内容不甚了解,也对川母的话将信将疑。
“也许母亲还是在骗我学医。”
顾川想道。
不过,奇物学这个概念本身就已经吸引了他。进城与不进城对他来说,本身就在模棱两可之间。能接触这个世界对奇物的研究就是压倒天平的最后筹码。
但原以为最容易得到安置结果的他很快遇上了意想不到的困难。
“信上的地址隔了快一代人,早就不能作数了。”
这是木匠了解到的事实。
不过在木匠展示自己手抄的旧地址信息后,酒楼里闲侃的人中的一个露出微妙的表情。
“这位、这位……我听说过她的名字。”
几度周折,木匠和顾川总算是锁定了川母老师如今的住所。
住所处在一个接近内城的公民区的角落。